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资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很弱,这为投资人进行多元化、风险分散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随着金融监管日趋严格行业规范化发展,私募基金、资管、信托等对于合格投资人的严格限定,金融资产交易所以其灵活性、安全性及平台性的特点成为金融投资工具的一个重要选项。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资产,都有其特定的企业背景、交易背景和投资属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很弱,这为投资人进行多元化、风险分散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金交所,投资者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资产类别。比如不良金融资产是金融机构待处理的资产包,经过专业资产管理人的处理,可以产生相当的获利空间,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金交所的由来
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金交所”)是由地方政府(省、市一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非标资产交易、金融资产收益权交易、定向融资工具/私募债等融资类业务、信息耦合业务等。本质上,金交所其实是一种产权交易所,其有别于其他资产交易所的主要区别是交易品是金融资产或从金融资产衍生出来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实物资产。
2009年,为满足国企改革要求以及不良资产处置交易要求,达到出清部分资产、国有资产出表转表,引入社会资本等目的,通过省市一级地方政府批准设立金融资产交易所,并根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求非上市国有企业金融资产产权转让继续经过省级金融资产交易所来进行。
2010年后,自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金所)和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金所)成立之后,地方性的金融资产交易所相继成立。截至目前国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基本上一省一个(甚至多个),由各地金融办直接监管。
在成立之初蓬勃发展,但由于发展过快,缺乏必要监管导致行业乱象频发。2011年、2012年国务院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大整顿,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38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37号文),成立了联席会议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了整治和验收,并规定各类交易场所在通过联席会议的验收后方可开展业务。大部分交易所都未获得联席会议的验收或备案,在保留和备案的交易所中,金交所保留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武汉、重庆、四川、安徽共八家。
在国务院颁布的38号文以后,金融资产交易所的设立受严格控制,但为丰富融资渠道,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级政府)批准成立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金交所的业务模式
金交所的主要业务围绕非标资产交易而展开,主要为非标资产交易、金融资产收益权交易、定向融资工具/私募债等融资类业务、信息耦合业务等。
(一)非标资产交易
非标资产交易业务包括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国有金融资产挂牌交易、私募股权、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进行交易,是金交所的历史任务及本源任务,金交所自设立之初就背负了承接不良资产交易及国有金融资产挂牌交易的任务,而随着金交所业务的不断拓展,非标资产交易目前也仅为金交所众多业务品类中的一个业务类型。
(二)金融资产收益权交易
与金融资产交易类型,金融资产收益权交易的业务范围也是以非标资产为主,不同的是金融资产收益权不直接对基础金融资产交易,而是对存量金融资产以信托受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小贷资产收益权、融资租赁收益权、商业票据收益权等形式盘活非标资产。
(三)融资类业务
融资类业务是现阶段金融资产交易所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主要包括如委托债权投资、定投投资工具、私募债等。
其中定向融资计划业务是指依法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法人、合伙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向特定投资群体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投融资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普及度最高的金交所产品(以连交所定向融资产品为例)。对于该类融资计划,金交所一般对企业主体要求机构会员,其次需要对其财务报告、信用报告和资产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最后,审批后基于备案登记或挂牌。
由于该类融资计划的融资属性,自2017年7月《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64号文”)中对于金交所有明确规定,主要是禁止金交所的相关产品,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通道,卖给非合格投资者。对于合格投资者的界定,自64号文及相关规定后,部分地方交易所出台了关于金交所的监管政策,明确约定了合格投资人定义:自然人投资者名下金融资产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且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投资经历或者如何选择金交所产品。
围绕着金交所产品,由于其交易平台属性,所以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风控措施来限制交易对手,以资产资金安全性为首要目的。
(四)信息耦合业务
交易所提供企业投融资信息,或展示项目信息,撮合各方达成交易,并同时提供登记托管等配套服务。主要包括了同业信息、银行不良资产项目挂牌(线下交易)、票据信息或者地方政府的招商信息等。信息耦合业务不同于前三类业务,该类业务金融资产交易所仅是提供一个信息展示平台,本身并不参与具体业务之中。
如何选择金交所产品
金交所产品,作为市场非标资产的一大品类,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监管原因的限制,逐渐为大众所熟悉,金交所产品灵活性、安全性及平台性的特性决定其是资产配置策略中相对“灵活”的资产。
比如不良资产处置,随着经济回暖处置环境改善,新增不良资产规模的高速扩大,得益于优质抵押品对高风险的对冲和资产包价格稳中略降稳定成本,未来几年,不良资产行业将迎来重大利好。
不良资产(NPL)主要是指银行的不良贷款, 指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不良贷款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指的是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银行把自己的次级、可疑、损失类债权,按照一定比例混搭在一起组成银行不良资产包,再以一个很低的折扣出售这个资产包。
从有统计数据的银行不良贷款看,2018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今年关注类贷款至少有三分之一要迁入不良贷款类,即有1.14万亿资产包成为不良市场新增供给。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进入周期性机会窗口期。万亿重压之下,决策层连开绿灯,多路进发,清场“不良”资产市场。且随着资管新规等的执行,未来不良资产会加速增长,不良出清的高峰即将到来,预期2020年不良规模将达到4.8万亿。
以资产为核心,以金交所产品为工具,选择出更好的金交所产品,才能丰富资产配置策略中可选可用的金融工具,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围绕着金交所产品,由于其交易平台属性,所以在交易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风控措施来限制交易对手,以资产资金安全性为首要目的。
对金交所产品,不能因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就放弃部分风控措施,针对该类产品更应该层层审核,对交易对手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出入货单、库存状况等底层资产情况详实核查,逐一甄别。
为何投资人普遍青睐“金交所”
金交所具有底层资产优质、资产种类多元、风控措施全面等特点,充分满足各类投资人对资产配置的切实需求。“金交所”以其灵活性、丰富性、多元化的特点,迅速获得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出现在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方案中。
资产优质,潜力明显
近年来,金融资产交易所在金融资产转让、流转中的优势开始显现,一方面,它是个横跨金融各个领域的公共交易平台,有大量各类的基础资产、金融产品和大量的投资人资源,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型金融资产交易所风险控制远远高于早期管理不规范的小型交易所。
中国有几千万家企业,但上市的企业只有几千家,能发行债券的企业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企业所形成的金融资产,难以获得流动性,投资人也缺少相应的投资渠道。
而金交所的发展,有效补充了这个传统金融发展中的薄弱之处,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盘活资产的高效通道。尤其是在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金交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借助“金交所”的通道,这些体量更大的金融资产,可以有效化解流动性的问题,从而让更多投资者得以接触,有更多机会分享经济、企业发展的红利。
种类多元,分散风险
“金交所”中交易的资产多数属于非标准化金融资产,比如应收账款、不良金融资产、股权债权投资、信托受益权、小贷资产收益权、融资租赁收益权、商业票据收益权等,资产种类多,涉及的底层资产更加丰富。
通过“金交所”的渠道,投资者可以接触到更丰富多元的资产类别。比如应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通过在金交所交易,可以提前获得货款,并支付投资人相应的收益;不良金融资产是金融机构待处理的资产包,经过专业资产管理人的处理,可以产生相当的获利空间,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资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很弱,这为投资人进行多元化、风险分散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风控完善,层层把控
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资产,都拥有一套完整的风控措施,以保障其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首先,“金交所”自身接受当地省金融办的监管,对在其中交易的资产,金融资产交易所专业风控人员均需要进行严格审核,通过之后再进行备案、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的管理。
其次,有实力的资产管理机构会派驻财务、法务、风控领域的专家对金融资产交易所中资产进行调研,“刨根问底”,对相应企业的情况、财务指标、出入货单、库存状况等进行详实核查,且核查报告还需要提交金融风控委员会进行审查,从而精选出优质的资产,提供给投资人。
金融资产交易所一方面有助于盘活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持有的存量金融资产,提升资产效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掘并盘活实体企业中可被金融化、货币化的有效资产,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盘活存量,有效发掘增量”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监管规则的逐渐明朗和行业的理性发展,今后金交行业的市场规模必将良性增长。“金交所”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嫁接起大量的优质资产和合格投资人。金交所提供的底层资产丰富,涵盖更多领域,充分满足投资人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